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被譽為「綠色黃金」的阿勒坡古皂,是世界第一塊固體皂。
一千多年來,敘利亞古城阿勒坡的工匠依照著古老的方法,採用橄欖油及月桂漿果提煉而成的月桂油,製作帶有天然修復與滋潤力的阿勒坡古皂,於2024年12月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,阿勒坡古皂不僅保存傳統的知識及技藝,更在敘利亞戰亂頻仍的狀況下,擔負促進家族團結及世代對話的重要產業,是敘利亞工藝及文化認同的象徵。
世界第一塊古皂
肥皂發明至今已經有5,000年的歷史。人們發現將植物燃燒後的灰燼與動物油脂混合,可以搓出細泡清除髒污。最早關於肥皂的記載於公元前2,000年,古巴比倫的泥板上有著水、鹼及肉桂樹皮油混合成的肥皂配方;而古埃及莎草紙上,也記錄人們會使用一種結合動物油、植物油和鹼性的液態混合物洗淨身體。
但世界上第一塊固體肥皂,其實是敘利亞西北部的城鎮「阿勒坡 Aleppo」發明。
圖 / 古埃及的莎草紙上有著淨身與化妝的紀載
來源 / Ranker
阿勒坡的工匠們用地中海獨有的月桂油、天然的橄欖油、鹼性物質與水製成,是固態肥皂的始祖。阿勒坡古皂的起源與傳說不勝枚舉,相傳古敘利亞女王及古埃及女王都使用過。透過絲路貿易,阿勒坡古皂傳至東方,逐漸成為絲路中必備商品;中世紀隨著十字軍東征,古皂從義大利、西班牙傳入法國,受到歐洲人的喜愛。
圖 / 以傳統方式製作延續千年的阿勒坡古皂
來源 / Patrick MERLAY
15世紀在法國東南部城鎮馬賽(Marseille)模仿阿勒坡製作肥皂,但當時歐洲並沒有生產月桂油,所以採用橄欖油與其他植物油製成知名的「馬賽皂」。200年後,西班牙北部的卡斯提亞帝國(Castilla),則全用橄欖油製成「卡斯提亞皂」。歐洲百年的手工皂,都嘗試克服缺乏月桂油的問題,繼承阿勒坡古皂的遺產。
圖 / 法國的馬賽皂衍生自阿勒坡古皂
來源 / Giuseppe Della Greca
圖 / 來自敘利亞的阿勒坡古皂
來源 / 南南之隅
集美麗與哀愁的城市:阿勒坡古城
古皂的原產地「阿勒坡古城」位於敘利亞西北方,在地中海與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平原沃土,其人類文明遺址可追溯至西元5000多年前,是歷史上最古老的城鎮之一。
圖 / 敘利亞內戰前的阿勒坡古皂
來源 / Chron
除了歷史十分悠久之外,地理位置更是阿勒坡與生俱來的優勢。位於世界中介的阿勒坡,是絲路多條路線最後匯聚的終點,連結了亞洲、歐洲兩個大陸,這座古城匯聚了所有來自各國的珍寶,像是中國的絲綢、印度香料、義大利的玻璃等,幾千多年以來以貿易而生,以繁榮自居。
圖 / 阿勒坡古城位置
來源 / 南南之隅
歷經西臺、拜占庭及鄂圖曼土耳其等多個帝國的統治後,古城建築反映出歷代王朝多元的文化與生活印記,1986年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。然而,有著高度歷史文化古城,在21世紀卻飽受砲彈的摧殘。
2011年受阿拉伯之春的影響,敘利亞反政府發起示威活動,要求總統巴沙爾·阿薩德(Bashar al-Assad)下台。示威行動卻演變成武裝衝突,引發美國、俄羅斯、阿拉伯各國等勢力介入,敘利亞內戰一夕爆發。
阿勒坡因戰地位置重要,成為主要的衝突地,雖然2016年12月敘利亞政府軍獲勝,持續四年半的阿勒坡戰役暫告一段落,然而2024年11月反抗軍攻陷阿勒坡,推翻長達54年的阿塞德獨裁政權,讓原本緩慢重建與修復的古城再度陷入未知中。
圖 / 內戰前與內戰後的古城樣貌
來源 / Alamy, Corbis
最古老的祕方,最天然的原料-月桂油與橄欖油
每年的11月至3月是橄欖產季,也是阿勒坡製作古皂的時節,古皂製作僅使用橄欖油、月桂漿果提煉出的月桂油,鹼性物質、水四種材料,儘管不同工坊或有著各自獨到的處理方式,但這四種成分千年以來始終如一,還要經過一年的熟成,才能讓外表轉成咖啡色,內裡則保持原本的綠色。古皂的泡泡細緻,可用於洗臉、洗頭以及身體各個部位,甚至可用來剃毛刮鬍。
來源 / Gazeterize、Gazetevatan
其中橄欖油與月桂油是阿勒坡古皂最重要的元素。橄欖油又被稱為地中海甘露,富含維生素,營養價值高,是地中海飲食的核心。不僅用來入菜,橄欖油有著天然保濕與滋潤的功效,是中東國家必備的滋潤聖品。
月桂樹原產於地中海,屬於常綠的樟科作物,通常生長於沿海、海拔 200 公尺以上的地方,阿勒坡古皂的月桂油主要來自敘利亞西北方靠海的凱薩布鎮的山上。每年秋天,是月桂漿果轉黑成熟的時節,當地村民們便會收集漿果,經6到8小時燉煮取得月桂油。生產一公升的月桂油約需16公斤的月桂漿果,極為珍貴,能夠舒緩肌膚紅腫與敏感問題。
月桂樹的拉丁文為Laudis,有「讚美」的意思。在希臘神話裡,月桂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榮耀,樹上的葉子與果實更象徵著地中海的財富與繁榮。羅馬時期,月桂樹葉編織而成的桂冠是智慧與勝利的象徵,而樹上小小圓圓的黑色果實為月桂漿果,含有能抗菌、消炎的精油成分,自古被當成生活中的仙丹妙藥。
圖/南南之隅以月桂漿果作為阿勒坡古皂的包裝設計
拍攝/南南之隅
圖 / 凱薩大帝頭戴月桂冠、月桂葉與月桂漿果
來源 / Hulton Archive、Ukrgate、Wasowski Collection
一顆阿勒坡古皂的生成
阿勒坡古皂是敘利亞重要的傳統工藝,古皂工坊多為家族企業,為了保護古皂產業,敘利亞政府對於古皂的產地與製程有嚴格的定義,僅有在阿勒坡及其他三個城鎮生產出的古皂,才能稱作「阿勒坡古皂」。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前,阿勒坡每年約生產 30,000 噸的古皂,然而在砲彈的摧毀下,古皂產業受到嚴重打擊,部分製皂匠師選擇離開家園,遷至鄰近國家土耳其或德國、法國,延續千年製皂的方式,目前阿勒坡僅剩下約十家古皂工坊。
古皂工藝
步驟 1-高溫熱煮
圖 / 約須燉煮20小時,其中還需不斷攪拌
來源 / Francis
步驟 2-冷卻
傳統的古皂工坊有著獨特的建築設計。高溫鍋煮位於上層,接著管線,下層空間為冷卻室,藉由重力將熾熱、液態的混合物,平鋪在專門用來冷卻古皂的平坦空地上,冷卻的過程中師傅會以達菲木樑(Daffeh)測量其厚度。有經驗的師傅,可以透過氣味確認古皂的品質。
來源 / Porosenka
來源 / GeographyEducation
步驟 3-切割蓋印
冷卻約一天後,師傅便會穿上卡巴奇木屐(Qabaqib),腳踩在特製的弧刀(Jozeh)上,由另外四、五人拉著他,如犁田一般來回先縱排再橫排切割古皂,切完即靜置風乾。
切割風乾後的古皂還需蓋上師傅的登記章,以及區分月桂油比例的星星印章(一星代表月桂油比例為4%,兩星8%,依此類推),這過程高度仰賴人力,從古皂的邊角、印章便可以看出,有些歪斜、有些模糊,都是手工的痕跡。
圖 / 古皂上的登記章及星星印記
來源 / 南南之隅
圖 / 匠師們以人力來回推拉切割古皂
來源 / PETER HORREE ALAMY
圖 / 阿勒坡古皂印記,上頭寫著阿拉伯文「阿勒坡」
來源 / Francis
步驟 4-熟成皂化
最後,師傅將古皂以三塊為單位有間隔空隙地堆疊起來,這步驟稱為Aaqed al saboun,等待九個月至一年風乾熟成。皂體隨著空氣接觸而乾燥氧化,表面漸呈咖啡色,中間為嫩綠色。熟成越久的古皂則顏色越深,中間的年輪更加明顯。
圖 / 正在整理堆砌的師傅
來源 / Twelve Colonies
圖 / 垂直堆疊正在熟成的古皂
來源 / SyrianSindibad
南南計畫 10 x 敘利亞 Aleppo Laurel Soap 阿勒坡古皂
古皂多入優惠|登入會員,任選3件95折,10入9折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