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你的購物車是空的
{{ (item.variation.media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 }} {{ (item.variation.media
                   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
                   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
                }}
{{ 'product.bundled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ndle_group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yandge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gif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 field.nam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  • 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
    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
{{ 'product.set.open_variation' | translate }}
  •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
   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
{{item.variation.name}}
{{item.quantity}}x NT$0 {{ item.unit_point }} 點
{{addon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addon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addonItem.quantity}}x {{ mainConfig.merchantData.base_currency.alternate_symbol + "0" }}

廣袤的亞馬遜雨林中,有上百個原住民族居住其中。部分族群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,以採集果實、種子維生,從中發展出獨特的工藝文化。他們以雨林動植物的果實、魚鱗等元素,製作樂器、飾品等工藝物件,賦予充滿祝福的象徵意義。

世界最大的生物寶庫

由西向東流經南美洲的亞馬遜河,流量、支流數量跟流域面積都是世界之冠。大河帶來的濕潤氣候,造就五百萬平方公里的亞馬遜雨林,其中高達60%的面積位於巴西境內,並橫越哥倫比亞、秘魯、委內瑞拉、厄瓜多、玻利維亞、圭亞那及蘇利南共八個國家。

 

亞馬遜雨林不僅是「地球之肺」,更是世界最大的生物寶庫。據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估計,這裡至少有四萬種植物、三千種魚類、378種爬蟲類、四百多種兩棲類、1300種鳥類與427種哺乳類動物,佔全世界已知物種的10%。近年秘魯、厄瓜多等國開始發展雨林生態行程,讓旅人前進亞馬遜,實現雨林探險的夢想。

圖 / 亞馬遜雨林橫跨八個國家
來源 / 南南之隅

圖 / 從空中鳥瞰亞馬遜雨林
來源 / 南南之隅

探險雨林:原住民嚮導的叢林生存秘笈

圖 / 亞馬遜流域的獨木舟之旅
來源 /  南南之隅

從秘魯首都利馬出發,搭兩個小時的國內班機前往亞馬遜入口城市「伊基多斯」(Iquitos)。從空中鳥瞰,蜿蜒的亞馬遜河流宛如一條巨龍,被無邊無際的綠色叢林包圍。抵達市區還要坐兩小時的巴士到河邊,再坐一個小時的船,終於抵達亞馬遜河流下游、遺世獨立的樹屋群。

 

亞馬遜雨林沒有春夏秋冬,但可依相對雨量分為雨季跟旱季,雨季一般為11月到隔年4月。原住民嚮導Donaldo說亞馬遜雨林沒有最適合的旅遊季節,一年365天都是不同的風景。

圖 / 亞馬遜下游的生態樹屋群
來源 /  南南之隅

走在叢林小徑,Donaldo彷彿擁有異於常人的鷹眼,隔著超過800公尺的距離就可以發現生物的蹤跡:樹上有兩隻「侏儒狨猴」(Cebuella pygmaea)在幫對方抓癢,牠們是世界上最小的猴子,比手掌還要小。有常見的松鼠猴(Saimiri sciureus)在樹冠上跳來跳去,也有大隻的赤道僧面猴(Pithecia),和一種留鬍子的黑叢尾猴(Black beared saki)。

 

晚餐後航船夜遊,很快就看到樹懶掛在樹上吃葉子,Donaldo一學老鷹叫聲,樹懶馬上停止動作,縮成一團定格。還有在水邊的草叢裡看到水豚,悠悠地在河邊吃草, 我們在船上看著牠吃了一陣子才離開。後來船開到一半,竟然有一隻大魚從河中跳進船裡,嚮導說是巨骨舌魚的另一種,鱗片很硬很大片。

來源 /  南南之隅

來源 /  南南之隅

Donaldo分享很多叢林祕法,像是踩落葉的聲音不能太大,否則會把動物嚇跑,或要小心地上的搬葉蟻經過,別踩到牠們;途中還有遇到一種蘑菇,當地原住民會用樹枝刻字傳遞訊息;還有長著刺的大樹氣根,如果遇到豹的話可以躲在裡面自保。

 

Donaldo說這座叢林是他生命的一部分,所有動植物都充滿靈性,他帶遊客們進入這座神聖的叢林,聆聽這些動植物靈的聲音,希望世界各國的遊客親自看過這裡後,能以各自的力量與方式加入保護的行列。

來源 /  南南之隅

就地取材的雨林工藝

據估計,亞馬遜雨林有超過三千萬人居住其中,來自350個不同的部族,包括農民、城市居民、原住民。光是巴西境內就有37萬人左右的原住民,他們來自188個部落,當中至少有114個部落從未與外界的人聯絡。
 
即使生活在同一片熱帶雨林,亞馬遜原住民的生活及習俗不盡相同,並從中發展出獨特的工藝文化。他們以雨林動植物的果實、魚鱗等元素,製作樂器、飾品等工藝物件,賦予充滿祝福的象徵意義。

Tagua 象牙果 

觸感像象牙的象牙果(Tagua),其實來自亞馬遜雨林特定品種的棕櫚樹。這些棕櫚樹的果實有點像椰子,外殼有刺,剖開可以看到山竹般的白色胚乳,會從液體逐漸凝結成膠狀,最後成為堅硬的象牙果。象牙果有年輪般的圖案,且顏色、硬度與質地都跟象牙類似,生成象牙果的樹種因而被歸類命名為象牙椰子屬(Phytelephas)。象牙果在19世紀被德國商人引入歐洲,作為高級服飾的鈕扣或裝飾,廣受貴族喜愛,也有工藝師將象牙果雕刻成塑像或工藝品。

 

雖然象牙椰子屬的生長速度極為緩慢,需要15年的時間才能結果,果實還要三到八年才能完全成熟,還要經過一到三個月的日曬,才能真正取得Tagua,但一棵成熟的棕櫚樹每年可以生產九公斤左右的象牙果,等同一頭母象一生的象牙重量,並能採收長達一百年的時間,是相當永續環保的樹種與材料,在取代象牙的過程中,也讓大象免於被盜獵的危害。

圖 / 象牙椰子屬的植物與果實
來源 / Wiki

圖 / 曬乾後的象牙果
來源 / 南南之隅

圖 / 象牙椰子屬果實剖面
來源 / 南南之隅

Pambil 鐵棕櫚樹

亞馬遜雨林常見的鐵棕櫚樹(Iriartea deltoidea),有「會走路的椰子」之稱。傳說它們會在沒有人的時候偷偷移動,一年可以移動30公分。事實上是因為基部蔓生的支柱根,使它們稍微傾斜。鐵棕櫚樹的樹幹十分堅硬,敲打時會發出金屬般的聲響而得名,原住民會敲打樹幹示警或求救,也是當地造屋的重要建材。原住民也會把擁有美麗紋理的種子做成飾品。

 

圖 / 鐵棕櫚樹種子
來源 / Tigue Tague

Pirarucu 巨骨舌魚 

亞馬遜原住民稱為 pirarucu 的巨骨舌魚是亞馬遜原生種,體長可超過2.5公尺,重達100公斤以上,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魚之一。雖然和其他淡水魚一樣都有牙齒,但巨骨舌魚其實是透過堅硬如骨狀的舌頭捕食,成為牠們名稱的由來,除了以魚類為食,也會捕小鱷魚或食人魚來吃。除了特殊的舌頭構造,巨骨舌魚的魚鱗也又大又厚且異常堅固。原住民會把巨骨舌魚的鱗片用鐵槌敲下,製作匕首或是飾品。

圖 / 巨骨舌魚的鱗片相當堅硬,可以用來製作匕首或飾品
來源 / 每日頭條

圖 / 死藤切面的獨特紋理
來源 / 植物中文百科

死藤(卡皮木)

死藤(Banisteriopsis caapi)又稱卡皮木,南美原住民語為「Ayawaska/Ayahuasca」,其中「Aya」的意思是靈魂或精神,「waska」指藤蔓或繩索。亞馬遜雨林盛行死藤水儀式,當地原住民會將死藤與當地特有植物混合熬成死藤水,在儀式中服用會產生治病、淨化解讀,甚至通靈的功效。除此之外也會將有著美麗花紋的死藤切片製成吊墜等飾品。

Huayruro 陰陽豆 

來自亞馬遜雨林的紅豆樹(Ormosia coccinea),自古以來不僅被認為是幸運的象徵,雨林原住民更賦予它深刻的意義:Huayruro有紅有黑,原住民認為整顆紅色代表女(陰)性能量,整顆黑色代表男(陽)性能量,紅黑相間則呈現萬物的雙重性,可以平衡陰陽兩面的能量。他們會收集落在雨林中的陰陽豆,裝瓶擺在家中帶來好運,或是做成項鍊、飾品,當作護身符隨身攜帶,使得陰陽豆成為亞馬遜雨林重要的文化象徵。

圖 / Huayruro被認為是幸運的象徵
來源 / Palotoa Amazon Travel

鹿眼石 Ojo de venado

刺毛黧豆(Mucuna pruriens)的種子,外型跟鹿的眼睛相似。人們相信,動物的眼睛能夠敏銳覺察危險與邪惡,鹿眼石因而被視為重要的護身符,可以避免邪惡、嫉妒等負面情緒。

 

食用植物的種子

美人蕉(Canna indica)的種子,在印加文明不僅作為食物,更具有吸取毒素的功效。亞馬遜的原住民會將Achira做成飾品或是沙鈴等樂器的填充物,具有避免邪靈入侵的象徵意義。其餘芥菜種子(Semilla mostaza,土黃色顆粒)跟薏苡種子(Semilla lagrima de San Pedro,長得像貝殼的白色種子)等食用植物種子,皆成為亞馬遜飾品的重要元素。

圖 /美人蕉種子
來源 / Dachnaya zhizn

圖 /鹿眼石
來源 / En Pareja

南方工藝|Amazonian Craft 雨林工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