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齋戒月是伊斯蘭曆第9個月,是一年中最神聖的月份,穆斯林在日出時開始禁食齋戒,日落後則為一整天未吃補充豐盛的開齋餐,直到齋戒月結束那天進行開齋節,與親友社區享用極為華麗豐盛的開齋節大餐。這份文化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,品嚐來自北非、中東與波斯地區的經典開齋料理,透過食物一同感受齋戒月的祝福與團聚的喜悅!
齋戒月的時間與儀式
穆斯林齋戒月又稱「賴買丹月」(Ramadan),即伊斯蘭曆的第九個月。根據《古蘭經》,這是先知穆罕默德接受到「真主」阿拉旨意的月份,因而成為穆斯林最神聖的一個月。由於伊斯蘭曆是以月亮作為標準,雖然一年同樣有12個月,卻只有354天,使得每年齋戒月的時間都不同,也有出現在不同季節的情形,大約33年為一個循環。
圖/沙烏地阿拉伯透過觀測新月決定齋戒月開始的時間
來源/Arab News
圖/印尼雅加達大清真寺的集體齋戒祈禱儀式
來源/Reuters
齋戒月的開始和結束都以新月的出現為準,看到新月即代表齋戒月正式展開。這段期間穆斯林每天日出前便起床,吃過簡單的封齋飯(Suhoor)就開始不吃不喝,進行靜坐、誦讀古蘭經、向真主阿拉祈禱與懺悔等儀式,直到太陽下山後才能食用開齋晚餐(Iftar)。
直到伊斯蘭曆10月(閃瓦魯月)第一天,穆斯林會舉辦「開齋節」,與親友一起享用特別豐盛的開齋大餐,對他們來說,開齋節是如同新年一樣重要的日子。
由於齋戒期間整個白天的時間都要禁食,日落後的開齋料理必須要能夠營養並快速補充體力。這次南南之隅特別邀請南方主廚「駱駝婦人 Tanit」,將以下來自北非、西亞共十道開齋料理跟大家分享。
拍攝 / 南南之隅
2025 開齋晚宴
伊朗古城亞茲德的名菜,將結實的羊膝與鷹嘴豆、薑黃、肉豆蔻、肉桂、月桂葉、巴西里以及世界上最昂貴的香料番紅花燉煮到軟嫩濃郁,產生膠質,成為傳承千年仍雋永經典的波斯料理,當地會將麵包或大餅蘸燉羊膝的肉汁一起吃,也很適合搭配米飯,優雅的味道彷彿穿越時空回到古老的波斯。
成分:羊、橄欖油、鹽、胡椒、洋蔥、蒜頭、薑黃、肉豆蔻、肉桂、番紅花、月桂葉、檸檬、鷹嘴豆、巴西里
重量:800g(3-4人份)
穆薩坎(Musakhan)是巴勒斯坦的國菜,將烤雞肉與浸漬橄欖油及香料的焦糖洋蔥拌炒,外層裹上麵包皮,而這次的穆薩坎雞肉捲特別加入,獨特珍貴的鹽膚木香料,香氣豐富,因此呈現淡淡的酒紅色,也讓肉質更軟嫩。巴勒斯坦人會在秋天用初榨橄欖油製作這道菜,慶祝橄欖油豐收。
成分:雞、洋蔥、黑胡椒、鹽、鹽膚木、麵粉、大豆油、橄欖油、肉桂、豆蔻
重量:5根(3-4人份)
庫巴(Kubba)是黎凡特版(東地中海的古稱,法文「日出之地」之意)的碎肉餡餅,當地作法是將布格麥和肉做成餡餅,敘利亞的庫巴甚至有17種之多,但最經典的當屬伊拉克的 Kubba halab:以香料米飯作為外皮,包入牛肉餡後做成球狀,下鍋炸到金黃色,可搭配優格享用。
成分:橄欖油、大豆油、米、馬鈴薯、薑黃、孜然、肉桂、丁香、豆蔻、牛肉、洋蔥、巴西里、核桃
重量:5個500g(3-4人份)
北非麥子湯是齋戒月期間的主食,這次是製作阿爾及利亞的版本,除了番茄、洋蔥等新鮮蔬菜與多種香料,最重要的是加入早在西元前2300年就已經存在的翡麥(Freekeh),是近年興起的超級食物。
翡麥是在尚未成熟時即採收下來的青綠小麥,與一般穀物比起來不僅含有更豐富的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,升糖指數也相對低,也因翡麥及富含營養價值的蔬果熬煮,成為開齋餐迅速補充體力的理想料理。
成分:橄欖油、翡麥、番茄、洋蔥、紅椒粉、巴西里、肉桂、黑胡椒、薑黃、茴香、孜然、鹽、水
Kuku 是伊朗人從齋戒月、復活節到諾魯茲新年都會吃的烘蛋,翠綠的顏色來自歐芹、香菜、蒔蘿等綠色香草,波斯文化認為這些草藥象徵了重生或新的開始,並放上核桃與蔓越莓增色,有著香草的清新與溫潤。這道料理冷熱皆宜,搭配酸奶或優格更完美,伊朗人通常會搭配麵包或米飯一起吃。
重量:300g (3-4人份)
這道冷菜發源於伊朗北部的吉蘭省,將綠橄欖與紅石榴、核桃碎、橄欖油、薄荷、巴西里一同醃漬,絕妙的搭配,讓酸甜的紅石榴平衡掉綠橄欖的生澀,吃起來相當清爽開胃,除了作為開齋菜,也是每年3月21日波斯新年「諾魯茲節」的經典料理。
成分:橄欖、橄欖油、核桃、紅石榴、薄荷、巴西里、蒜頭
重量:200g(3-4人份)
幾乎摩洛哥家庭都會做這種傳統大餅,口感紮實更像麵包,在杜蘭小麥、麵粉與橄欖油的麵團,加入薑黃、孜然、黑種草籽(Nigella)等香料,其中有堅果與特殊香草氣味的黑種草籽,是健康價值極高的香料,富含天然抗氧化劑、維生素、礦物質和脂肪酸,被視為一種超級食物,甚至流傳「黑種草籽除了死亡一切都能治癒」,加入香料的大餅讓味道的層次更豐富,是齋戒月期間常見的主食。
成分:杜蘭小麥、橄欖油、麵粉、鹽、酵母、黑種草籽、糖、薑黃、孜然、茴香
鹽膚木 Sumac
近年受到臺灣注目的新興香料「鹽膚木」,其實在中東已有兩千年的歷史,這種灌木果實成熟後即轉成深紅色,去除硬籽研磨成粉,即成帶有檸檬酸味的植物鹽,可拌入沙拉、優格,或是醃肉、烤肉,幫助開胃解膩。
黑種草籽 Nigella
雖然外表和芝麻相似,但風味截然不同,這種香料具有特殊的堅果與香草氣味,更是富含天然抗氧化劑、維生素、礦物質和脂肪酸的超級食物,甚至流傳「黑種草籽除了死亡一切都能治癒」的諺語。
翡麥 Freekeh
在尚未成熟時即採收下來的青綠小麥,與一般穀物比起來不僅含有更豐富的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,升糖指數也相對低,成為近年備受矚目的超級食物。
卡塔耶夫是齋戒月限定的傳統點心,作法與可麗餅有點類似,將麵糊在煎鍋煎熟一面後,包入內含起司、綜合堅果等滿滿的甜餡料,吃起來非常滿足。中東的穆斯林在齋戒月期間不僅街頭小舖有販售,人們也會買餅皮回去全家一起包入自己喜歡的餡料的獨家卡塔耶夫,是中東齋戒月的甜蜜記憶。
成分:麵粉、杜蘭小麥、水、起司、小蘇打粉、糖、綜合堅果、肉桂粉、奶油、橙花水、奶油、鹽、綜合莓果、椰子
重量:4個270g(3-4人份)
西元10世紀即流傳於中東地區的庫納法,根據歷史記載是為了讓哈里發國王在齋戒期間充飢所發明的甜點,由烤到金黃酥脆的奶油酥皮搭配開心果起司餡,淋上濃郁的糖漿,是一吃就會愛上的中東經典甜點,廚師特別為臺灣製作減糖版本。
成分:麵粉、奶油、起司、糖、水、開心果
重量:1份(3-4人份)
來到突尼西亞街頭,常見販售飲料跟餅乾的小販,其中萊姆汁是夏日最消暑解渴的經典飲品,將整顆黃檸檬連同白皮層一起打成汁,具降血壓功效。中東一帶會加入薄荷,突尼西亞則喜歡單純的萊姆汁,這次更加入高級的玫瑰純露,與突尼西亞橙花水,有著仙女下凡般的高雅風味。
成分:玫瑰水、萊姆、糖、水
重量:1瓶800g(3-4人份)
穆斯林在吃開齋晚餐前,會先以果乾快速補充體力,除了椰棗之外,不妨一嘗南南特選世界的果乾。
貢布胡椒是公認的「胡椒之王」,辛辣的胡椒味中,帶有一股清新的花香。南南選用柬埔寨南部香料莊園La Plantation公平貿易的貢布胡椒,與柬埔寨特有的青芒果一起,酸甜與辛嗆意想不到的搭,想要一嘗正版的貢布胡椒就趁現在。(看隅消息:胡椒控必嘗!國際聞名的柬埔寨貢布胡椒)
原產於秘魯的燈籠果又稱黃金梅(Golden Berry),小小一顆竟是含有豐富營養的超級水果,南南精選來自秘魯西北部卡哈馬卡(Cajamarca)的燈籠果製成果乾,更方便加入優格燕麥中食用。
駱駝婦人 La femme dromadaire
成立於2017年的《駱駝婦人》,由台灣人 Sibyl 和其突尼西亞籍丈夫 Diego Frey 所創辦,主要推廣突尼西亞的人文藝術與工藝,並在不對外開放的私人餐廳擔任廚師。
◈ 柏柏爾香料大餅
◈ 伊朗醃橄欖菜
◈ 波斯燉羊肉
◈ 伊拉克米鑲牛肉
◈ 巴勒斯坦穆薩坎雞肉捲
◈ 波斯香草烘蛋
◈ 北非麥子湯
◈ 開心果庫納法
◈ 卡塔耶夫起司煎餅餃
◈ 突尼西亞玫瑰萊姆汁
◈ 貢布胡椒芒果乾
◈ 燈籠果果乾
總共7道料理+3款甜點+2包果乾
原價$4,820,優惠價$3,880
◈ 柏柏爾香料大餅
◈ 伊朗醃橄欖菜
◈ 波斯香草烘蛋
◈ 北非麥子湯
◈ 開心果庫納法
◈ 卡塔耶夫起司煎餅餃
◈ 突尼西亞玫瑰萊姆汁
◈ 貢布胡椒芒果乾
◈ 燈籠果果乾
總共4道料理+3款甜點+2包果乾
原價$3,220,優惠價$2,580
2025 開齋晚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