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你的購物車是空的
{{ (item.variation.media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 }} {{ (item.variation.media
                   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
                   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
                }}
{{ 'product.bundled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ndle_group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yandge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gif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 field.nam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  • 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
    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
{{ 'product.set.open_variation' | translate }}
  •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
   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
{{item.variation.name}}
{{item.quantity}}x NT$0 {{ item.unit_point }} 點
{{addon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addon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addonItem.quantity}}x {{ mainConfig.merchantData.base_currency.alternate_symbol + "0" }}

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接到來,不只台灣,無論是亞洲、非洲、拉丁美洲或是大洋洲,世界各地都有著獨具特色的火烤文化,用新鮮的原料,點綴各式香料,在炭火高燒或是土窯慢烘,鎖住食材的鮮甜美味,是節日慶典、文化儀式最重要的一環。

在烤爐旁,大口吃著烤肉,分享著彼此的近況,或許各地醃料調味不同,烤肉的真諦在於「分享」與「團聚」。今年中秋團圓一起把世界烤肉吃下肚,從異國烤肉探究炭烤的精髓,在月光下共度團圓時光。

「已知用火」的烤肉文化

燒烤可說是人類史上最早的烹飪方式,從「已知用火」便能將獸肉用火烤熟。考古學家在南歐古希臘的邁諾斯文明(Minoan civilization)發現先人用來烤肉的陶瓷支架,其歷史可以追溯至西元前17世紀

西元前17世紀古希臘的阿克羅蒂里遺址中,發現最早的烤肉遺跡
來源 / wikipedia

世界烤肉文化中,中東及地中海一帶是早期烤肉文化發展的重要區域,從北非的摩洛哥、突尼西亞到中東的埃及、土耳其等地,烤肉是當地人民的傳統文化。街頭盛行的經典美味「卡巴 Kebab」便是「烤肉」之意,隨處可見攤販兜售著充滿濃濃香料的牛、羊、雞肉串。

 

「Kebab」 一詞其實是來自波斯語 「kabap」一字 ,有著油炸和火烤之意,這種料理方式發源於中東,逐漸傳入地中海及南亞、北非一帶。據信中世紀時的波斯士兵,會將生肉塊串在刀上,放到炭火上烤熟食用。

烤肉是隨處可見的街頭小吃
來源 / Getty Images

有本名為《巴格達食譜 Kitab al-Tabikh 》的古書,紀錄了10世紀時,從古希臘到美索不達米亞、波斯和阿拉伯地區的美食,書中更是描寫到「Kebab」是指將切塊的肉,放到平底鍋煎熟或是在炭火上燒烤。

阿拉伯世界中最早記錄當地飲食的書《巴格達食譜 Kitab al-Tabikh 》(左)與當地人民生活情境(右)
來源 / Tawarikh Khwani تواریخ خوانی、ilmusaku

火烤美味的精髓

北非、中東與南歐三地,作為連結歐洲、非洲與亞洲的交通要道,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十分繁盛,烤肉的文化亦隨之傳播,連帶還有來自南亞與中東的各式香料。

 

從北非在地料理中,便能吃出包含地中海、西班牙、法國、希臘、中東、阿拉伯的多種美味。飲食上多使用橄欖油、迷迭香、茴香、孜然、肉桂、薑黃、薄荷、優格等調味入菜,加上北非在地充滿濃郁蒜香的特製哈里薩辣醬與大量香料,口感豐富而有層次。

各式香料是地中海沿岸料理的特色之一
來源 / wallpaperbetter

源自於巴西牛仔的火烤文化

來到南美洲的巴西,「庫拉斯克 Churrasco」原意為一塊牛肉、豬肉或指肋骨區域,後引申為烤肉。巴西人會將大量肉品串在約一公尺的鐵條上,放到炭火上燒烤。

 

有別於地中海烤肉著重調味,巴西烤肉注重肉的原味,僅以鹽巴簡單調味,這樣的烤肉文化源自於巴西南部的遊牧牛仔高喬人(Gauchos),影響幾乎整個南美洲的火烤文化。

 豪邁的巴西烤肉,通常使用巨大的鐵串
來源 / Tasteatlas

高喬人以畜牧為業,主要生活於在巴西最南端與烏拉圭交界的南里約格蘭德洲(Rio Grande do Sul),17世紀,一位高喬人在遷移途中的營地,將牛肋骨串在長劍上,放置在一旁的營火,意外開創巴西烤肉方式,改變高喬人的生活飲食

 

高喬人會與親朋好友共享烤肉,透過享用庫拉斯克,將家庭凝聚一起。相傳1940年,南里約格蘭德洲人開始到巴西各地販售烤肉料理,人口少了將近10萬人,也讓巴西烤肉流傳世界。

 

如今,每年8月在聖保羅會舉行盛大的「Churrascada烤肉節」,邀請國內外烤肉師傅們一同共襄盛舉,可謂肉食者的天堂。

巴西每年8月會舉辦盛大的烤肉節
來源 / Smokey Goodness

南南中秋烤肉祭|世界烤肉選

睽違三年,南食舖中秋烤肉計畫強勢回歸,除了前面提到中東與巴西的烤肉,今年更加入大洋洲、加勒比海、東南亞等地的烤肉料理,升級成世界烤肉大集合!

奈及利亞|蘇亞花生烤牛肉
Beef Suya

蘇亞是奈及利亞最具代表性的街頭小吃,這種烤肉源自居住在奈及利亞北部的豪薩人(Hausa),牛肉串在烘烤前後都會撒上大量的豪薩獨門花生碎香料「yaji」,烘烤過後散發出濃郁的堅果香味,可搭配生菜、洋蔥、番茄或玉米餅食用。

 

成分:牛肉、花生、辣椒、洋蔥、蒜、薑、鹽、油

重量:250g

摩洛哥|賈傑烤雞腿
Djaj Mhamar

將雞腿以番紅花、生薑、薑黃等香料醃漬,接著下鍋與洋蔥醬一同烹煮,煮熟後還要將雞肉進二度烘烤,烤到表皮金黃酥脆、內部鮮嫩多汁,搭配洋蔥醬與增添美妙酸味的橄欖和醃檸檬,是摩洛哥婚禮或親友聚會一定會出現的慶祝料理。

 

成分:雞腿、醃檸檬、薑黃、薑、鹽、蒜、番紅花、橄欖油、洋蔥、香菜、芫荽、綠橄欖

重量:雞腿排1片,約250-280g

 

突尼西亞|梅戈茲牛肉香腸
Merguez

梅戈茲香腸主要以牛肉或羊肉製作,添加茴香、香菜籽、薑黃等北非特色香料,本身風味較濃厚,當地人多會搭配薯條或麵包一起吃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阿拉伯統治時期的伊比利半島,逐漸成為突尼西亞等北非國家的經典料理,1960年代也隨著阿爾及利亞移民傳入法國。

 

成分:牛肉、羊肉、橄欖油、辣椒、孜然、香菜籽、茴香、蒜、鹽、黑胡椒、薑黃

重量:250g

薩摩亞|羊肉芋頭葉帕魯薩米
Lamb Palusami

據傳大約在西元前1300年,南島民族將原生於印度跟東南亞的芋頭植物帶到太平洋島嶼,逐漸成為島民的主食來源。他們不只食用芋頭,也發明各種料理芋頭葉的方式,其中一種便是用芋頭葉包裹椰奶、洋蔥和羊肉等餡料烘烤而成的帕魯薩米(Palusami),常在家庭聚會和慶祝場合享用。外面的芋頭葉被烤到軟爛,內餡則有濃濃奶香。

 

成分:羊肉、椰奶、芋頭葉、鹽、洋蔥

重量:250g

牙買加|煙燻香料烤雞翅
Jerk Chicken Wing

Jerk是牙買加獨特的燻烤方式:將肉品抹上牙買加煙燻香料(Jamaican jerk spice)過後,在燒木材的烤爐上烤至焦香。牙買加的煙燻香料包含多香果、百里香、辣椒三個必不可少的成分,其他還有丁香、肉桂、肉豆蔻等香料。傳統上會用蕉葉把醃肉包起來,再用多香果的樹枝生火烤熟,成為帶有加勒比海夏日風情的烤肉料理。

 

成分:雞肉、辣椒、洋蔥、蔥、百里香、肉桂、肉豆蔻、丁香、黑胡椒、鹽、檸檬、糖、多香果

重量:6支

巴西|傳統巴西香腸
Brazil Sausage

幅員廣闊的巴西,畜牧業是當地發展的主力,飲食上也有許多肉類料理,其中知名的便是巴西香腸。巴西香腸不同於台式偏甜的口味,而是源於葡萄牙風格的鹹豬肉香腸,主要由大蒜、茴香、辣椒粉、與豬肉組成的肉腸,是巴西的經典,很適合搭配巴西國民甘蔗酒卡夏沙一起享用。

 

成分:豬肉香腸(豬肉、鹽、胡椒、糖、葡萄糖、茴香籽、紅甜椒粉、辣椒、蒜粒、亞硝酸鹽)
*豬肉來源:使用台灣本地產之新鮮豬肉

重量:400g

東帝汶|伊卡芭蕉葉烤魚
Pepes Ikan

源自印尼以芭蕉葉包裹食材的「Pepes」料理方式,將魚片先蒸熟再燻烤;但有別於印尼的香辣烤魚,東帝汶版本的佐料換成椰奶、香茅、南薑、薑黃等等,在濃郁的風味中,體現出東帝汶熱帶南島與曾被葡萄牙殖民的多元文化,是東帝汶的國菜。

 

成分:金目鱸魚、香茅、薑黃、南薑、蒜頭、紅蔥頭、辣椒、椰奶、鹽

重量:180~200g

素食專區

寮國|烤甜椰芋糯米【奶素】
Taro Coconut Kaotom

流行於寮國跟泰國的米食甜點,以香蕉葉包裹糯米、芋頭、椰奶蒸或烤熟,也有人會加入豬油跟綠豆做成鹹的口味。這道料理被收錄在曾於龍坡邦皇宮工作的皇家廚師 Phia Sing 的烹飪書《老撾傳統食譜》中,從種植、降雨、收穫、死亡等儀式、家庭聚會,或是佛寺宗教活動都會用來祭祀或食用,在寮國各地市場和小吃攤上也都有販售。

 

成分:椰奶、棕櫚糖、糯米、芋頭

重量:250g

哥倫比亞|玉米餅【奶素】
Arepa Blanca

哥倫比亞及委內瑞拉的日常小吃,由玉米粉製成的圓餅外層酥脆,內層鬆軟,一口咬下有著天然的玉米香和嚼勁,跟任何餡料都百搭,不論是早餐、午餐、甜點到宵夜都可以享用,在拉丁美洲是不可或缺的食物。

 

成分:玉米粉、水、鹽

重量:4片

印度|提卡烤奶酪【五辛素】
Satay Chickpea Tempeh

印度非常受歡迎的素食開胃菜,這次主廚以大量牛奶特別自製帕尼爾乳酪(paneer),與青椒、洋蔥和南瓜等蔬菜一起用香料醃製後炭烤而成,可以烤到邊緣帶有焦痕,搭配檸檬和洋蔥片一起食用。

 

成分:牛奶、檸檬、南瓜、洋蔥、甜椒、青椒、薑、蒜、辣椒、孜然、甜椒粉、荳蔻、薑黃、黑鹽

重量:250g

印尼|沙嗲醬燒鷹嘴豆天貝【五辛素】
Satay Chickpea Tempeh

天貝是19世紀發源於印尼爪哇的發酵豆餅。這次主廚特別養菌自製鷹嘴豆天貝,淋上最具印尼特色的沙嗲醬,烤到金黃酥脆、鹹香有味,很有飽足感,且富含大量蛋白質及膳食纖維,是素食者的「天菜」。

 

成分:鷹嘴豆、棕櫚糖、醬油、花生、蒜、辣椒

重量:250g

綜合香料粉組合 Mix Dry Spices

南食舖首次推出綜合香料粉,帶你穿梭中東、北非、南美與東歐的烤肉文化,四種經典世界風味一次收集,為今年中秋烤肉增添香氣!

阿拉伯|巴哈拉特綜合香料粉
Baharat

Baharat在阿拉伯文中就是「香料」的意思,是中東和地中海常見的綜合香料粉,香氣濃郁溫暖,帶點甜辛與木質感,常用於烤羊肉、牛肉或雞肉,也可以加入燉飯、豆類、蔬菜料理或湯品提味。

 

成分:黑胡椒、紅椒粉、孜然、芫荽籽、肉桂、丁香、小荳蔻、肉豆蔻、鹽

重量:30g

突尼西亞|哈里薩香料粉
Harissa Dry Mix

突尼西亞著名的辣椒醬,以乾燥辣椒、蒜、孜然、芫荽籽等打製而成,乾燥粉版本則將這些香料研磨混合,方便保存與使用,香氣濃烈,結合辣椒的辛辣、孜然與芫荽的清香,可直接拌入橄欖油成醬,或灑在烤肉、燉菜、烤蔬菜、鷹嘴豆泥、甚至義大利麵上增添辛香。

 

成分:辣椒、蒜粉、茴香、香菜籽、薑黃、薑、鹽

重量:30g

阿根廷|阿根廷青醬香料粉
Chimichurri Dry Mix

阿根廷經典佐醬,傳統用新鮮的香菜、蒜、牛至、辣椒碎與紅酒醋調製,乾燥粉版本將香草與香料乾燥後混合,方便保存,清新草本與微辣蒜香並存,帶點酸香感。搭配烤牛排與烤肉,只需加橄欖油與醋就能還原成醬料,也可以直接灑在燒烤、沙拉或馬鈴薯料理上。

 

成分:歐芹、奧勒岡、蒜粉、洋蔥粉、紅椒粉、黑胡椒、鹽

重量:15g

烏克蘭|沙什利克香料粉
Shashlik Spice

Shashlik 源自高加索與東歐的烤肉文化,類似中亞的串烤,烏克蘭的沙什利克香料粉風味濃郁,融合辛香、蒜香與微甜煙燻感,特別適合醃肉。將香料粉混合檸檬汁或優格,做成醃料用於牛肉、豬肉或雞肉,再以炭火或烤箱烘烤。

 

成分:洋蔥粉、紅椒粉、孜然、黑胡椒、月桂葉、百里香、蒜粉

重量:30g

突尼西亞|哈里薩辣醬
Harissa Sauce

哈里薩辣醬,是突尼西亞料理中最重要的靈魂調料,以大量蒜頭、辣椒與橄欖油製成,再添加突尼西亞綜合香料配方,呈現當地最經典的味道,不論是加在燉品、醃料、熬湯、拿來拌麵、塗抹麵包或作為烤肉抹醬都十分適合。
 
由於過去統治與被殖民的歷史,除了突尼西亞以外,在北非各地、中東到法國、西班牙等歐陸國家,他們的日常飲食中也都能見到這款辣醬。

 

成分:辣椒、蒜頭、茴香、香菜籽、薑黃、薑、鹽、橄欖油

重量:60g

世界的果乾

柬埔寨|貢布胡椒芒果乾

貢布胡椒是公認的「胡椒之王」,辛辣的胡椒味中,帶有一股清新的花香。南南選用柬埔寨南部香料莊園La Plantation公平貿易的貢布胡椒,與柬埔寨特有的青芒果一起,酸甜與辛嗆意想不到的搭,想要一嘗正版的貢布胡椒就趁現在。(看隅消息:胡椒控必嘗!國際聞名的柬埔寨貢布胡椒

秘魯|燈籠果果乾

原產於秘魯的燈籠果又稱黃金梅(Golden Berry),小小一顆竟是含有豐富營養的超級水果,南南精選來自秘魯西北部卡哈馬卡(Cajamarca)的燈籠果製成果乾,更方便加入優格燕麥中食用。

南南中秋烤肉祭 X 駱駝婦人 La femme dromadaire

成立於2017年的《駱駝婦人》,由台灣人 Sibyl 和其突尼西亞籍丈夫 Diego Frey 所創辦,主要推廣突尼西亞的人文藝術與工藝,並在不對外開放的私人餐廳擔任廚師。

 

身為四國混血的主廚 Diego ,從小穿梭在多樣繽紛的不同文化中,兒時住過沙烏地阿拉伯、青少年時期在突尼西亞生活成長,混雜地說著法語、義大利語、柏柏爾語、和阿拉伯語。沐浴在如此多樣繽紛的文化中,輾轉來到台灣後,所想呈現出的,便是從小吃到大的記憶與味道。

 

此次,除了滿濃郁香料的經典卡巴烤肉外,主廚Diego 更還原當地特色內臟料理「卡蒙利亞(Kamouniya)」與傳統飲品「橙花萊姆汁」,讓我們用料理深入北非。

有著靦腆笑容的主廚 Diego
拍攝 / 南南之隅

南南中秋烤肉祭 X Cris Cuisine 巴西料理

穿著傳統巴伊亞服飾的主廚Cristiane
拍攝 / 南南之隅

Cris Cuisine 巴西料理 的創辦人 Cristiane Santiago,來自巴西東部巴伊亞州的傳統小鎮,為巴西戰舞卡波耶拉(Capoeira)舞者,在全球皆有展演。某次來台表演,因緣際會認識現在的老公,結婚後留在台灣,已定居17年之久。

 

除了跳舞,料理也是她生命中熱愛的事情之一,因此成立Authentic Brazilian Food Cris Cuisine 正宗巴西料理,專門製作巴西巴伊亞道地菜餚,將外婆與媽媽的傳統手藝帶到台灣。

|2025世界的烤肉・全餐組

◈ 奈及利亞|蘇亞花生烤牛肉
◈ 摩洛哥|賈傑烤雞腿
◈ 突尼西亞|梅戈茲牛肉香腸
◈ 巴西|巴西傳統香腸
◈ 牙買加|煙燻香料烤雞翅
◈ 東帝汶|伊卡芭蕉葉烤魚
◈ 薩摩亞|羊肉芋頭葉帕魯薩米
◈ 印度|提卡烤奶酪
◈ 印尼|沙嗲醬燒鷹嘴豆天貝
◈ 寮國|烤甜椰芋糯米
◈ 哥倫比亞|玉米餅
 
  • 此組合約6-8人份
  • 原價$4,600,優惠價$3,880

|2025世界的烤肉・肉肉組

◈ 奈及利亞|蘇亞花生烤牛肉
◈ 摩洛哥|賈傑烤雞腿
◈ 突尼西亞|梅戈茲牛肉香腸
◈ 巴西|巴西傳統香腸
◈ 牙買加|煙燻香料烤雞翅
◈ 東帝汶|伊卡芭蕉葉烤魚
◈ 薩摩亞|羊肉芋頭葉帕魯薩米
  • 原價$3,140,優惠價$2,750
     

|2025世界的烤肉・菜菜組

◈ 印度|提卡烤奶酪
◈ 印尼|沙嗲醬燒鷹嘴豆天貝
◈ 寮國|烤甜椰芋糯米
◈ 哥倫比亞|玉米餅
  • 原價$1,460,優惠價$1,150

|製作者

|建議食用方式

  • 每道菜餚出貨為冷凍調理包
  • 請依據每款調理包上所標示之烹調方式食用
  • 竹籤因運送過程易刺破真空包,可自行選擇串烤或網烤
  • 最佳賞味:收到後一個月
  • 保存期限:冷凍保存三個月

 

|訂購出貨說明

  • 南食舖品項單筆滿 $3,000 享免運優惠
  • 使用ATM付款請於訂購當天完成轉帳,以利製作出貨
  • 將於9/24(三)、開始陸續出貨抵達全家門市後須於5天內取貨
  • 食品寄出概不退換

2025世界的烤肉